地基GPS接收站防雷技術規(guī)范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地基GPS接收站的雷電防護原則、雷電防護區(qū)及防護等級的劃分、地基GPS接收站防雷設計、施工要求,GPS\MET的天線、電纜、機房、傳輸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其他附屬裝置的防護及等電位連接與接地。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地基GPS接收站的防雷設計、施工。原有地基GPS接收站防雷改造工程的設計、施工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50054—199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
QX2—2000 新一代天氣雷達站防雷技術規(guī)范
QX3—2000 氣象信息系統(tǒng)雷擊電磁脈沖防護規(guī)范
QX/T10.2-2007 電涌保護器 第2部分 在低壓電氣系統(tǒng)中的選擇和使用原則
QX/T10.3-2007 電涌保護器 第3部分 在電子系統(tǒng)信號網絡中的選擇和使用原則
QX4—2000氣象臺(站)防雷技術規(guī)范
3 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術語和定義。本標準未特別給出的通用性定義,見本標準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的術語和定義。
3.1 地基GPS接收站Ground-Based GPS Receiver Station
進行連續(xù)GPS觀測的臺站。
3.2 標墩 Biao Dun
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巖或堅實的地基上,使設備具有良好穩(wěn)定性的鋼筋混凝土基礎。
3.3 迎風面 Windward Side
雷云天氣的主要上游風向。
4 防護原則
4.1 地基GPS接收站建(構)筑物的外部防雷設計應按GB50057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要求進行設計
4.2 地基GPS接收站的內部防雷設計應采用屏蔽、等電位連接、電涌保護、共用接地系統(tǒng)和合理布線等措施進行綜合防護。
4.3 防雷裝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相關的行業(yè)標準。
5 雷電防護區(qū)及防護等級的劃分
5.1 雷電防護區(qū)劃分的原則
按電磁兼容的原理把地基GPS接收站所在建筑物按需要保護的空間由外到內分為不同的雷電防護區(qū)(LPZ),以確定各LPZ空間的雷擊電磁脈沖的強度及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5.2 雷電防護區(qū)可分為:
—— 直擊雷非防護區(qū)(LPZOA):本區(qū)內的各類物體完全暴露在外部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之外,都可能遭到直接雷擊;本區(qū)內的電磁場未得到任何衰減,屬完全暴露的不設防區(qū)。
—— 直擊雷防護區(qū)(LPZOB):本區(qū)內的各類物體處在外部防雷裝置保護范圍之內,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選滾球半徑對應的雷電流直接雷擊;但本區(qū)內電磁場未得到任何衰減,屬充分暴露的直擊雷防護區(qū)。
—— 第一屏蔽防護區(qū)(LPZ1):本區(qū)內的各類物體不可能遭受直接雷擊,流經各類導體的雷電流已經分流,比LPZ0B 區(qū)進一步減小;本區(qū)內的電磁場強度可能得到的初步衰減,其衰減取決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
—— 第二、三、...屏蔽防護區(qū)(LPZ2、LPZ3、...):為進一步減小所導引的雷電流及電磁場強度而引入的后續(xù)防護區(qū),一般指建筑物內專設的屏蔽室或設備屏蔽外殼等。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0010號